中華佛教居士會
進階查詢
  • 查詢關鍵字(限10字內):
  • 日期區間:
    Calendar
  • 至:
    Calendar
  • 送出
您的位置:首頁 > 相關活動 > 世界佛教企業論壇論文輯
世界佛教企業論壇論文輯
論文:佛教藝術與企業文化創新——以曉雲導師的藝文思想為主--林碧麗
2015-09-18


佛教藝術與企業文化創新
—以曉雲導師的藝文思想為主

林碧麗
慶昱企業管理顧問有限公司總經理
一、前言
朱熹的半畝方塘:「半畝方塘一鑑開,天光雲影共徘徊;問渠哪能清如許,為有源頭活水來。」佛教藝術由印度傳入中國進而日本、韓國、泰國……,甚至世界各國,最初的目的是用來展現佛陀事蹟和佛法教義的一種藝術表現手法,它蘊含著豐富的宗教智慧和人文素養。以佛教文化、藝術的源頭活水灌溉出真、善、美的心靈感動,更受到中外人士的推崇和肯定。
談到企業一般都停在「營利」的關念,很難與佛法理念畫上等號,但是佛法不離世間法,而世間法透過佛法內化,人間也能變淨土;日本經營之神松下幸之助說:「企業最大的資產是人」,如果企業能透過佛教藝術之薰陶,更容易讓經營團隊認識它、接受它、更進一步溶入它,令企業文化向上提升,創造更大利基。
華梵大學創辦人曉雲導師是一位知名僧侶藝術家,積極推廣覺之教育,末學有幸在華梵大學東方人文研究所進修,本學期研究「曉雲導師藝文思想」,指導老師是仁朗法師。所以,本次研究將以曉雲導師的佛教藝術相關資料蒐集作為主軸,再佐以其他著作和網路資訊蒐集與研究。

二、           佛教藝術緣起
佛教藝術泛指與
佛教相關的藝術,涵蓋了雕塑建築繪畫文學音樂等。佛教藝術發源於公元前5世紀左右之印度,最初的目的是展現佛陀事蹟和佛法教義的一種宗教藝術表現手法。自從公元1世紀漢明帝派遣使者到西域取經開始,佛教藝術便透過絲綢之路傳入中國。(註1)
早期的佛教藝術,在本質上是依照印度無佛像傳統的,稱為無佛像時代。約在公元1世紀前後,將佛陀以人像呈現的佛像時代開始,並持續至今。西域藝術從
健馱邏國(即今巴基斯坦希臘式佛教藝術的演變,結合印度、希臘及羅馬風格,隨著佛教信仰的傳播,佛教藝術也朝著地方化、多樣化的方向演變,以適應各國的需要。(註1)
從寺院和石雕藝術中,可以看到初期的印度西域風格,佛像的面相豐盈,肢體肥壯,表現莊嚴。隨著時代人文變遷,到了
北魏時期風格漸轉向秀骨清像、飄逸高邁的藝術效果;時期則雄健飽滿、雍容華麗;在宗教藝術世俗化的過程中,探索現實的形象,從超凡脫俗走向慈祥關懷,五代兩宋佛像更走向人間化、世俗化,比唐代更為寫實逼真。時期,佛像藝術進一步走近生活,進入裝飾工藝與民間戲曲之中。(註1)
佛教藝術隨著地區互動產生風格化發展,例如中國、
日本泰國韓國或峇里島,與西方文化在激烈交流過程中,都有進一步發展,他們建立現代的佛教藝術。中國的現代畫家也有以佛教為繪畫題材的,譬如溥心畬張大千呂佛庭章曉航董夢梅奚淞、釋曉雲、釋果梵等人以水墨畫表達佛教意涵。隨著漫畫及動畫越來越風行,佛教漫畫如豐子愷的《護生畫集》被視為鼻祖,另外釋學誠、蔡志忠、尤俠等人的佛教漫畫也有很好的作品,其他還有李百智、那些子等的動畫,他們讓佛教藝術在漫畫及動畫的創作中延續新生命,展開另一個新的文創里程。(註1)
三、           佛教藝術與文化
(一)佛教藝術與文化
佛教文物的藝術交融以「心」為本,體現歷史文化、淨化社會、啟迪人心;以佛教的慈悲、平等、智慧等精神為體,佛教藝術之美為相,將佛教藝術結合學術化、教育化、生活化、科學化為用。(註2)
為因應新世紀弘法時代的來臨,「佛法藝術化」是以佛教藝術與文化特色作為弘法的介質,藉由佛教文物的展現,達到淨化人心、安定社會利生效用。希望藉著佛教藝術文化的展示,提供歷史的見證,讓大眾對佛教興起信心,將佛法的智慧、慈悲、和平等精神傳播至每位有緣者。(註2)
(二)禪畫藝術與文化
禪門有句重要的話:「能作得主麼?」作得主,才有自己的天地,才能胸羅萬象,而神遊象外。靜畫,源於靜山,靜定而生慧解,智照悠生乎中。所謂淨化心源,肩生兩翼,《菜根譚》:「心地清淨,方可讀書學古。」讀書且須心靜,何況是畫,尤其是禪之畫。(註3)
藝術化境,畫道深微,豈止以繪事之工而論之。禪宗直指見性,畫中境物透過作者體悟,畫已不祇是畫,而是生命之藝術靈魂。詩為「心聲」,畫亦該是「心畫」。禪,是佛心,即覺心,覺宇宙人生,一真法界,「心如工畫師」。東方先哲賴乎智慧之熏修,孔子之「下學而上達」,孟子之「善養吾浩然之氣」,佛家之轉識成智,直接瞭解人類生命中之慧命而必互為相依。(註4)
宋永明延壽禪師:
露鎖煙霾宴寂堂,含虛凝綠水雲鄉,
搜玄偈裏真風遠,招隱詩中野思長,
真柏最宜堆厚雪,危花終怯下輕霜,
滔滔一點無依處,舉足方知盡道場。
禪師早參天台法要,後旨禪機,此詩中之藝術氣息極濃,而且形容詞之美妙,禪味津津更極富文藝性格之詩句。禪畫之名,為近世藝壇之注意,畫已經是現實界之超越境界。禪,更是畫之超越者,故禪畫自然使藝術思想之領域為之嚮往。(註4)
(三)佛教詩畫藝術與文化
曉雲導師是僧侶藝術家,對於佛法和藝術造詣很深,以下是他在《佛教藝術論集》著作中,對藝與道合文之章,點出佛教詩畫藝術與文化之契合。
孔子云:「志於道,據於德,依於仁,游於藝。」這是中國道德文化之根源;中國的《詩》、《書》、《禮》、《樂》、《易》、《春秋》六經,以《詩》為首,孔子之游於藝,以不違背道、德、仁為勵志,故遇事之際而賴以游刃有餘。佛教的宣揚隨緣而化,人間的光明面,多建設在偉大宗教與崇高哲理的超越智慧。佛、菩薩有不可思議的淨妙智慧,此般若妙慧是含有理論、哲學和宗教的超越底通感,所謂「道通乎藝,藝與道合」,就是這般若妙慧的超越底通感。(註5)
詩畫不離,道藝雙生,中國有「靜觀自得」之詩,印度有泰格爾詩:「靜聽溪楓之嘆息。」禪詩云:「古佛有言如皎月,照人煩惱做清涼。」藝術伴著真理同生不滅,需悟入道藝融通而珍惜於文化藝術的種子。「萬物靜觀皆自得」而不只陶然自得,更充滿同情悲願;文藝心理的「移情」,多少有助於悲情的引發。(註5)
《金剛經》云:「說法者,無法可說,是為說法。」藝術雖不能直接就靈魂,但伴隨著真理同生不滅。「道與藝合」,應是這時代宗教的方便施教而能普渡群生,亦融貫於儒家「志於道,據於德,依於仁,游於藝」之心境;藝術之才智昇華,應有向上一着,以融通於「藝與道合」。詩云:「千江有水千江月」,藝術之超然是無染之體大!藝術之淑世,是慧智之用大,畫之本體是般若二諦總持之妙運,這無法以美學或一般之藝術理論加以說明。(註5)
「道通乎藝,藝與道合」,我國儒家的藝術觀念是人文領域的超越、提昇;但對佛教之啟示與警覺和感召,則賴乎「般若」(
梵文:prajñā,巴利文:paññā),空慧與「菩薩」(梵文:बोधिसत्त्व bodhisattva;巴利文bodhisatta)之悲智精神,漸頓中的鍛鍊與實際的提昇;頓然轉化,令人感到妙不可思議的實現,這應是宗教信仰力量之感召,或是藝術的「移情力量」所使然。(註5)
四、佛教藝術與文化創新
    文化創新涵蓋食、衣、住、行、育樂等,本文僅就「住」的佛教景觀藝術與文化創新,依歷史遠近作做為介紹順序和主軸:
(一)敦煌石窟藝術:
中國融合佛教景觀藝術與文化創新首推敦煌石窟,它融合東西人文發展和佛教經典及藝術,以下石窟藝術整理自各網路介紹。
1. 莫高窟:又名「千佛洞」,是我國三大石窟藝術寶庫之一。中國石窟藝術源於印度,印度傳統的石窟造像乃以石雕為主,而敦煌莫高窟因岩質不適雕刻,故造像以泥塑壁畫為主。把塑、畫兩種藝術融為一體。莫高窟唐時有窟千餘洞,現存石窟492洞,其中魏窟32洞,隋窟110洞,唐窟247洞,五代窟36洞,宋窟45洞,元窟8洞,壁畫45000平方米,彩塑雕像2415尊,石窟分上下五層,在現在編號為「17」的洞窟曾發現從4世紀到14世紀的珍貴文物5.6萬件,因之形成了敦煌學,另外還設有敦煌文物研究所。莫高窟是現存規模最龐大的「世界藝術寶庫」,1987年十二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。(註10)
2. 雲岡石窟:記錄印度及中亞佛教藝術向中國佛教藝術發展的歷史軌跡,反映出佛教造像在中國逐漸世俗化、民族化的過程。窟室佈局和裝飾,更加突出地展現濃郁的中國式建築、裝飾風格,佛教藝術「中國化」的不斷深入,是石窟藝術「中國化」的開始。(註10)
3. 龍門石窟:石窟和佛龕展現中國北魏晚期至唐代(西元493~907年)期間,最具規模和最為優秀的造型藝術。這些詳實描述佛教中宗教題材的藝術作品,代表中國石刻藝術的最高峰。有歷代佛洞、佛龕、佛塔、佛像、題記和碑刻,體現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很高的藝術造詣。(註10)
4. 麥積山石窟:麥積山石窟建自西元384年,經過十多個朝代的不斷開鑿、重修,成為我國著名的大型石窟之一,也是聞名世界的藝術寶庫。山峰的西南面為懸崖峭壁,開鑿百上千的洞窟和佛像,在我國的石窟中是罕見的。如果說敦煌是一個大壁畫館的話,麥積山則是一座大雕塑館;塑像有兩大明顯的特點:強烈的民族意識和世俗化的趨向,它體現了千餘年來各個時代塑像的特點,系統地反映我國泥塑藝術發展和演變過程。
所以,石窟的造像藝術,融入民族審美意識和形式的悟性與強烈追求,使石窟藝術呈現中國化、世俗化的趨勢,堪稱展現中國石窟藝術變革的「里程碑」。(註10)
(二)台灣佛教藝術的景觀境教:
台灣融合佛教景觀藝術與文化創新的作品很多,限於篇幅僅就學校的境教和餐廳人文景觀創新作介紹。
1. 華梵大學之景觀境教
在佛教藝術景觀方面在這裡要介紹的是華梵大學。創辦人曉雲導師是一位以出世精神做入世事業之菩薩行者,導師以「華梵」為校名,意在彰顯五千年中華文化(華)及其間二千年佛教思想(梵)的相互交融,冀以儒家忠恕之道與佛家悲智精神為教育基礎,發揚「覺之教育」的理念。華梵大學以「人文與科技融匯,慈悲與智慧相生」為辦校宗旨,以「德智能仁」為校訓,期能培養學善去惡、德學相彰、體用兼備、悲智雙運的國家棟樑人才。(註11)
曉雲導師充滿「園林思想」,著重「景觀境教」,依自然環境與大地素材,規劃出友道、威德、禪智、書香、院道五大景觀區,設置三友路(竹林、梅園、松崗)、阿育王柱、心鏡湖、大學之道、菩堤大道、自然教室、讀書亭、流光書屋、雙翼台、風空劇場、百丈寮、牧牛地、趙州茶亭、法雨人華、華果同時、華開蓮現、大崙攬勝、古道熱腸、登天梯、精進軒、玉桂清泉、生態池、清涼亭、話農苑、藏六池、好聽溪聲、華梵農園等境教設施。境教實為超越物質的心靈養份,藉助大自然與景觀的薰陶,天為錦帳樹為屏,在樹中學習,向自然師法,期能淨化心靈,拓展生命,達到「園中無枯木,校內無廢人」的境地。(註11)
 
華梵大學的每一景觀都是人文教育,限於篇幅介紹其中值得一提的景觀是百丈寮,在「百丈寮」右前方,置一青石鏤刻百丈禪師〈叢林要則〉二十條:
叢林以無事為興盛  修行以念佛為穩當
精進以持戒為第一  疾病以減食為湯藥
煩惱以忍辱為菩提  是非以不辯為解脫
留眾以老誠為真情  執事以盡心為有勁
語言以減少為直截  長幼以慈和為進德
學問以勤習為入門  因果以明白為無過
老死以無常為警策  佛事以精嚴為切實
待客以致誠為供養  山門以耆舊為莊嚴
凡事以豫立為不勞  處事以謙恭為有理
遇險以不亂為定力  濟物以慈悲為根本
雖是百丈清規,也是人文教育之準則。和緊鄰百丈寮的左前方之青青草地就是「牧牛地」。古樸的櫥窗內,排列普明禪師的《十牛圖頌》:
未牧初調受制宰,迴首馴伏入無礙;
任運相忘獨自照,人牛雙泯花草在。
普明禪師用牧牛來暗喻人心性的修持,從「未牧」經過「初調」、「受制」、「迴首」、「馴伏」、「無礙」、「任運」、「相忘」、「獨照」到最終的「雙泯」,分為十個調伏階段,每一階段都繪圖並賦以頌詩,以闡明人修道悟道的精進情況,圖象顯而意深,頌言近而旨遠。《十牛圖頌》用在人文推動是最佳寫照。(註11)
2. 佛教景觀藝術之企業文創——餐廳
在日本有很多的禪藝餐廳,庭園景觀非常優雅,他們的「石立僧」遵循在佛理的基礎上進行創作,把「自己」放在「佛法」的空間中進行表現。其佛教園林的營造與設計,不但要包含世俗的美學元素,還要蘊藏佛教思想與教義,因為有了日本石立僧,才發展出最開始的佛教景觀和園林。
台灣佛教景觀藝術之文創,就餐廳方面,北部比較知名的有汐止的食養文化餐廳、石碇的文山草堂餐廳、陽明山的陽明春天文創園區及新竹縣竹東鎮的草堂文化會館——寬心園等,都是充滿禪意與人文素養的景觀餐廳。
初次到陽明春天是參加朋友的婚禮,一到現場映入眼簾的是佛教藝術庭園造景,幽雅環境加上佛教石雕和園林造景有一份清靜自在的感覺。陽明春天文創園區是一個心五藝的好地方!心五藝包括綠、食、茶、文、創藝!以綠意入境,蔬食淨身,茶香靜心,藝文傳敬,創新闢徑!餐廳的經營理念是:誠信、關懷、健康、環保、創新、卓越。
其他雖然末學尚無緣造訪,但是,從朋友的口碑及網路蒐集資料,其禪藝景觀、人文及品質與陽明春天文創園區大致相同,都是融佛教景觀藝術和禪意飲食的文化創新優質餐廳。
要有優質的佛教藝術景觀,也要有優質的藝術家,願意將藝術商品化;曉雲導師在〈佛教有理證有行證〉文章中寫到:「所有創作,所有好的想像,只要對人有貢獻的,都是由於善法因緣,都是根據儒佛思想的精華。」(註16)
五、佛教藝術與企業文化
(一)正念對企業人文發展之重要
念(
巴利文:sati,梵文:smṛti,英語:Mindfulness 或 awareness),又譯為念根、繫念,佛教術語,是一種穩定的心理狀態,修行者將思想固定在某個對象上,專注的觀察它,就稱為念。以正確的方法來修習念,被稱為正念(巴利文:sammā-sati,梵文:samyak-smṛti),是通往成佛之道的核心。
《大乘起信論》云:「心生種種法生。」《淨名經》云:「一切眾生病,是故我病,皆為心心眾生心,念念亦眾生念,大悲故。」《華嚴經》云:「不為自己求安樂,但願眾生離諸苦。」(註8)《智敏‧慧華金剛上師開示錄》云:「倘若安住無妄念,是聲聞、緣覺;以此淨念度生,是菩薩;以淨念建立報化二土,度生無盡,圓滿法界,即是佛。」(註9)鄭振煌教授云:「我們是透過心而不是透過眼睛看世界的。有什麼樣的心,就有什麼樣的人生,就有什麼樣的世界。」(註13)中國哲學云:「人心唯危,道心唯微。」說明天台的「一念三千」。《八正道經》中「正念」、「正思維」而成「正命」,一念圓明,禪機應運而生。
「念」在字義上解釋是一個動詞,意為「記得」,引伸的名詞形態為「
記憶」。但是它也有專注、覺察的意思。《清淨道論》認為,念是一種心理過程,通過不忘失的憶念,以保持思慮的穩定、不飄蕩。因為念的穩定,使得修行者可以執持(upaganha)善的念頭與行為,放棄惡的行為。形成一種精進、不放逸的力量,這就稱為正念。(註8)
一行禪師在《佛之心法》、《一心走路》、《正念的奇蹟》三本書中寫到:六波羅蜜是大乘佛教的一個基本教義。波羅蜜在漢語中被譯為「度」,它的意思是「到彼岸」,彼岸就是安詳、無畏、解脫之岸。每當你邁出一個正念的步履的時候,你就擁有了一次從痛苦國土邁向喜樂國土的機會,淨土就在此時此地。天國是我們心中的一顆種子,如果我們知道怎樣把那顆種子種到濕潤的土壤中,它就會成長為一顆樹,鳥兒就會來棲息。佛陀說:「不要指望彼岸到你身邊來。如果你想到達那個安全、安樂、無畏和無嗔之彼岸,你就必須自己游過去,或者划船過去,你必須努力。」這個努力就是修習六波羅蜜。(註7)
八正道的每一個練習是正見。正見首先是對四聖諦也就是我們的痛苦(苦)、我們痛苦的形成(集)、我們的痛苦能夠被轉化的事實(滅)、以及轉化的途徑(道)的深刻理解。佛陀曾經說過:「正見是堅信有人已經能夠轉化他們的痛苦。」(註7)
正念是佛法的核心。當我們充滿正念的時候,我們的思惟就是正思惟,我們的語言就是正語,如此等等。正念是能夠把我們帶回當下的那種力量,培養自己心中的正念,培養自性佛。(註7)
在每個人心中,在意識的不同層面有善種子和非善種子;如果你播種穀子,穀子就會生長起來;如果你播種小麥,小麥就會生長起來。如果你以一種善良的方式做事,你就會快樂;修習正念能夠幫助我們區分我們藏識中所有的種子,並給最健康的種子澆水,佛性的種子覺悟和如實理解事物的能力,也存在於我們每個人的心中。
我們的「見」是以「想」為基礎的。在中文裡,「想」這個字上半部分是「相」,意即「標記」、「符號」,或者「現象」,下半部分是「心」,意即「心」或「精神」。想總有一個「標記」,而且在很多情況下,那個標記是虛妄的。正見只能指點正確的方向,是不可描述的。正見甚至也不能由老師來傳達,老師能幫我們識別已經貯存在我們八識田中正見的種子,而且他還能幫助我們樹立起修行的自信,以便我們把這顆種子撒進日常生活的土壤。但是,真正的園丁是我們自己,而不是老師,我們必須學會給心中的善種澆水,以便它們開出正見的花朵。澆灌善種的工具,就是正念地生活,正念地呼吸,正念地行走,在正念中過好我們生活中的每一刻。(註7)
由以上諸位現代大修行法師及教授論述中,我們可以堅信「正念」對人文發展的重要性。
達賴喇嘛在《領導之道》書中寫道:「企業是幸福的製造者,真正領導者是能做出正確決定的人,卓越與成功都來自於不斷的修練內心。領導者要以開放的心,擁有正確的動機,做正確的事。心理平靜的人,就是個心胸開闊、氣定神閒、沒有偏見的人。雖然單憑平靜的心無法開創一番大事業,但是,這種人卻是你可以信任的人——有人認為這是領導者最重要的特質。」以上達賴喇嘛對企業的開示,正好呼應前文所提到之正念對企業人文發展之重要。這本書作者是知名國際企管顧問師勞倫斯・穆增伯格說:「真正的領導要承認改變是不可避免的,要具有一種普世的責任感,並且瞭解經濟制度一定要結合道德,這就是領導之道。」這裡也呼應現在台灣積極推動的企業社會責任及文化創新。
(二)佛教藝術對企業文化之影響
企業營運六大要素:產、銷、人、發、財、資訊,都是建立在「人」身上,有人斯有財。世界首富比爾‧蓋茲說:「大成功靠團隊,小成功靠個人。」談「企業」大家的觀念依舊會停留在營利上,但是隨著文化的進步,現在的企業文化大都是強調「以人為本」。它是指以人的主體存在、需要滿足和發展為中心,以人本身為目的之思想或觀念,因此,它是企業發展的核心。
佛教與藝術,就修持與利他(藝術亦有說為分享者)之精神方面,可以說是極其契合的!佛教與藝術之精神實踐,就其表象和諧、感化人心之意義,皆是以真、善、美的心所發展。佛教與藝術之學術與環境,互相調融真善美之境界於其中。(註3)
    就佛教中之教義與藝術之精神來說,當然是以「人」為對象,這裡所謂的「人」,是一個廣義的解釋,人為萬物之靈;但是,佛說一切眾生皆具佛性。古今中外聖人教主之訓諭和經典,也無非慈悲之複說與演義,直說或假說──人類心中有一點寶貴的價值──悲憫、同情。而藝術之精神永恆長存,亦貴於具足同情心,而擴展同情之象徵和意義,不只推己及人,更要實踐於推人及物,就生活中稍能做到「物我無間」。(註3)
曉雲導師在《泉聲》一書中寫道:「心靈的寂靜,正是見到自己的心深處。」另外,在《佛教與藝術論集——禪畫》〈禪〉文中寫到:「對人類心靈的啟示,依智不依識。智,已是超乎識感以外,而禪宗所說之智,更超出心思以外,轉識成智,『大圓鏡智』,是『般若盡淨虛融』,已經過修攝功用,而使心識轉依後之心體,亦即無物不照之用。至此,藝術不祇是形象之唯美,而藝術之精神及其創作之思源,更具足了人類理性崇高的真、善、美。」(註4)
2009年諾貝爾生理學獎得主伊麗莎白總結的長壽之道是:「人要活百歲,合理膳食佔25%,其它佔25%,而心理平衡的作用占到了50%!」另外,美國有位生命倫理學教授通過研究,發現了「迴聲」的本質,在付出和回報之間,它會存在著一股非常神奇的能量轉換,當一個人在付出的同時,回報的能量正通過各種形式向此人返還。在前述中提到「正念」的重要,而企業核心又建立在「人」,員工除了專業訓練外,人文的薰陶更是不容忽略。
松下幸之助曾經說過:「企業如人體。」又說:「造人優先於造物。」佛教藝術就猶如企業高能量的氧氣,透過這個能量創造血液,也為企業帶來生命力、執行力、強心針。管理大師彼得‧杜拉克說:「創新就是創造一種資源。」有許多企業為了讓員工有一個充滿人文的環境,會布置具禪意的字畫或佛教藝術品,讓員工在耳濡目染中,心靈向上提升;就如曉雲導師墨寶《向上一着》,它對大眾有激勵的效果和安定的能量,是不談佛法的善念善行,也是另類的核心價值之傳遞,也是企業文化向上的動力。
六、結語
著名的企業管理學教授沃倫‧貝尼斯說:「員工培訓是企業風險最小,收益最大的戰略性投資。」企業文化的向上提升就猶如曉雲導師這幅《不動如山智如海》畫作一樣,透過藝術與人文向上發展,讓員工產生「正念」減少經營風險;當企業人文發展穩固,企業自然能形成不動如山的基石和向上的力量,整個經營團隊經營智慧和心量將如大海般廣闊。
曉雲導師在〈華岡主人翁的背影〉文章中提到:「藝術記錄了人們追求真、善、美的歷程,也豐富了人類的文明。而佛教在雕刻、雕塑、書法、繪畫、文學的展現,更深刻融入中國悠久的文化中,為眾生開啟一扇美麗的藝術之窗,透過這扇窗,將親見萬德莊嚴的華藏世界,般若性海。透過藝術將佛法及人文結合,讓佛法與生活融為一體。《金剛經》言:『凡所有相皆是虛妄,若見此相非相,即見如來。』人生如戲,無論演得如何賣力,如何盡心,總要下場人散的時候。不過佛法說假有實相,但仍對現象界剎那有其意義的存在,在人世間所有貢獻,將留給後人不滅的印象。」(註6)
佛教藝術對人類有薰陶和教化作用,也對人文的向上提昇有很大幫助,在藝術上有崇高的價值,它為文化歷史留下見證,更對佛法的宏揚有非常正向的能量。禪詩中有一句:「達摩西來一字無,全憑心地用工夫;若要紙上談人我,筆影蘸乾洞庭湖。」佛教藝術非常深奧,實非在此三言兩語可以道盡,全憑欣賞者自己去對境臨心,用「心」體會。
 
 
參考書目及網路資料源作者
註01:維基百科
註02:中台博物館網站
http://www.ctmuseum.org/intro/founder.htm
註03:《佛教藝術散論》  曉雲導師
註04:《佛教與藝術論集——禪畫》  曉雲導師
註05:《佛教與藝術論集——藝與道合》  曉雲導師
註06:《佛學獻詞——華岡主人翁的背影》  曉雲導師
註07:《一心走路》、《佛之心法》、《正念的奇蹟》  一行禪師
註08:《天台中論集——天台止觀及其思想》  曉雲導師
註09:〈圓覺宗略說〉《華藏世界》第24期  智敏‧慧華金剛上師
註10:中國四大佛教石窟圖片和資料介紹來源 整理自網站
註11:華梵大學景觀照片
http://www.hfu.edu.tw/~pr/hfuen/園林境教導覽
註13:網路蒐集資訊
註14:一念蓮華解脫之道演講鄭振煌教授
註15:《向上一着》和《不動如山》是曉雲導師墨寶及畫作 蒐集自網路
註16:《覺教法語(二)》書籍的〈佛教有理證有行證〉 曉雲導師
註17:《領導之道》 達賴喇嘛&勞倫斯